西门子SM431授权代理
西门子SM431授权代理
西门子中国研究院院长徐亚丁对此颇有感触。徐的太太曾在美国花费数百美元购买苹果iPod播放器,后者还需外接音响才能发声。而在中国后,她仅花费90元人民币即购得一个音乐盒,不用外接音响即可播放音乐,且音质甚佳。这对徐亚丁的触动很大—中国市场所需并非Z的技术和Z好的产品,而是Z适合的。
更本地化,更聪明
获益于徐亚丁的洞见,在此后的七年间,徐将西门子中国研究院打造成为拥有380位研发创新人员的创新大本营,并藉此在以往并未全面涉足的经济型产品领域攻城略地。
以电网微机智能保护装置为例,2010年,这一市场容量高达五十亿的超级蛋糕几乎被数家中国企业垄断,西门子却无缘置喙,究其原因在于德国开发的产品在中国市场售价过高。徐认为当务之急是开发出物美价廉的本地化产品。这很快得到了德国总部的响应。“我们在2010年9月份向德国总部提出建议,11月份就批下来了。”西门子中国研究院自动化解决方案中心部门主任卓跃对《环球企业家》说。
此时恰逢西门子全球总部正开发五代微机智能保护装置,德国方面称总部无足够人手针对中国市场单独研发,西门子中国研究院及曾参与四代产品设计的西门子南京工厂“被迫”承接了研发任务。针对中国市场开发的新产品被归为四代半产品。中国工程师展现了杰出而高效的创造性,四代半产品比四代产品价格低30%至40%,是中国国内WY允许用户自由编程的产品,且能够支持国际电工组织的所有标准。其产品开发周期仅为18个月,这相当于西门子全球开发周期1/2。
卓跃发现西门子之前的产品战略“one fitsall”,其优点在于产品适合全球需求,但针对特定市场而言,一些功能被过度开发会导致产品价格昂贵。若想开发本地化产品,西门子首当其冲的是需删除那些过度开发的功能。
西门子采取的另一个措施则是在产品设计之初核算成本,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部件开销。例如一个客户曾要求西门子在变频器系统内额外增加用于测试凸轮误差的测试仪。在与客户沟通后,西门子研发人员了解到增加测试仪是因为客户担心凸轮精度不够所致。西门子Z终决定通过提高凸轮精度而省去测试仪这一冗余部件,如此性能和成本可兼得。
为了更好的降低成本,西门子则借力本地供应链。“做SMART产品一定是本地开发,只有中国人能够知道低成本的诀窍。”卓跃说。通常西门子会按照自身标准筛选、培养本地供应商。在政府合作方面,西门子与无锡、天津等政府合作进行诸如物联网和生态城市方面的创新研发。而在与关键用户联合创新上,西门子则选择与国内知銘企业合作,进行智能建筑的研发。
基于尽可能全面覆盖每个细分市场,西门子顺势推出了产品平台化解决方案。以四代半电网微机智能保护装置为基础平台,工程师们Z终设计出12款典型应用的产品。其易用性和便捷性令人惊叹——所有装置操作系统均相同,针对不同的功能需求则安装不同的卡键,若要需增加功能,只需插入更多的卡键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