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门子滤波器6SL3000-0BE31-2DA0
在描述如何组态S7连接的时候,假定所有站点都在同一个S7项目中。
S7连接的类型:
S7连接区分为双边组态和单边组态。
双边组态的S7连接
在两端都接收到连接ID的为双边组态连接。对于两个连接伙伴来说,连接双方的ID可以相同,但不是必须相同。所创建的S7连接会自动输入到伙伴方连接表里。
单边组态的S7连接单边组态的S7连接仅需要在主动发起建立S7连接的模块上进行组态。如果S7-300 或 S7-400站主动建立单边S7连接,那么需要在这些CPU(客户端)的程序里面调用通信块 FB/SFB14 "GET" 和 FB/SFB15"PUT"。这些块既可以用在单边组态和双边组态的S7连接通信中。通信块FB/SFB12 "BSEND" 、FB/SFB13"BRCV" 、FB/SFB8 "USEND" 以及 FB/SFB9 "URCV"仅能用于双边组态的S7连接中。
在 NetPro中有连接表,所有组态的连接都在其中。单边组态的S7连接在连接表中的"PartnerID"栏是空的。在服务器端没有S7连接组态信息,也不用调用通信块。服务器端由CPU的操作系统独立管理并拥有资源0x03。在连接伙伴中不会为此创建系统数据。
图1 双边组态和单边组态的S7连接
在两个连接端点各有一个ID的所有连接都是双边组态的S7连接。
没有partner ID的连接是单边组态的S7连接或者是通过连接资源0x03创建的“未指定”S7连接。
重要事项:
使用双边组态的S7连接,必须在创建了S7连接后在两个连接伙伴中都装载组态。
使用单边的S7连接,仅需装载在连接表中显示S7连接的站点
更加现代化的替代技术日益增多,但RS-485技术仍然在无数的通信网络中保持着中流砥柱的地位。以下是检查常见故障和建立比较麻烦的RS-485网络的8步方法。
1. RS-485使用一对非平衡差分信号,这意味着网络中的每一个设备都必须通过一个信号回路连接到地,以*小化数据线上的噪声。数据传输介质由一对双绞线组成,在噪声较大的环境中应加上屏蔽层。
2. 在绝大多数的RS-485网络中,终端节点所引起的问题比它能解决的要多。为了检查哪一个节点停止了工作,需要切断每一个节点的电源并将其从网络中断开。使用欧姆表测量接收端A与B或+与-之间的电阻值。故障节点的读数通常小于200欧姆,而非故障节点的读数将会比4,000欧姆大得多。
3. 哪一根线是A、哪一根线是B一直都不是很清楚。不同的制造商采用不同的标签规定,B线应该永远是在空闲状态下电压更高的那一根。A线相当于-,B线相当于+。可在网络空闲的状态下用电压表检测。如果B线没有比A线电压更高,那么就会存在连接问题。
4. 当没有设备进行传输,所有设备都处于监听状态的时候,RS-485网络中会出现三态状态。这将导致所有的驱动器进入高阻态,使悬空状态传回所有的RS-485接收端。节点设计者为了克服这一不稳定状态典型的方法是:在接收端的A和B线加装下拉和上拉电阻来模拟空闲状态。为了检查这一偏置,应在网络供电和空闲的状态下测量B线到A线的电压。为了确保远离如图中所示的不定状态,要求至少存在300mV的电压。如果没有安装终端电阻,偏置的要求是非常宽松的。
5. 一根双绞线加地的RS-485网络可以上行与下行地传送数据。由于没有两个发送端能够在同一时间成功地通讯,在数据的*后一位传送完毕后的一个时间片内,网络表现为空闲态,但实际上节点还没有使其驱动器进入三态状态。如果另一个设备试图在这一时间段内进行通讯,将会发生结果不可预测的冲突。为了检测这种冲突,使用数字示波器来捕捉几个字节的1和0。确定一个节点在传输结束时进入三态状态所需要的时间,如图中所示。确保RS-485软件没有试图响应比一个字节的时间更短的请求(在76.8kb/s的速率下略大于1ms)。
6. 每一种可靠的中长距离联网技术都有某种形式的内置隔离,除了RS-485以外。它要靠系统设计者来确保网络不包括任何接地回路。隔离每一个节点将以数量级的程度增加网络的可靠性。
7. 隔离是抵御电源浪涌的第一道防线,增加多级浪涌抑制器可以消弱更大的浪涌干扰,保证它们是在网络隔离可以容忍的范围内。**是在网络有高性能接地点的位置安装浪涌抑制器。在同一点将其连接到大地,就像其他的网络设备或工厂的电气系统一样。
8. 一旦RS-485网络建立并运行,就应记录下其配置的每一个细节。包括终端信息、偏置、线型和备件信息。如果可以负担得起,应购买一些备件并存放在机柜中
交流接触器,线圈的两个接线端子A1和A2中间标了一个M5。这个M5是接触器的一些冷知识,很多人不知道代表的是什么意思。
那么它到底代表的是哪些意思?就简单地来了解一下。其实对于线圈上的字母标志,代表的是线圈的电压等级,如果字母B是24伏,C是36伏,D是42伏,E是48伏。F110伏。M代表的是220伏。P是230伏,U是240伏,Q是380伏,V是400伏,R是440伏,S是500,Y是660伏。而它的数字标志代表的是线圈电压的频率。
例如5代表的是50赫兹,6代表的是60赫兹,7代表的是50赫兹,60赫兹都可以,那么通过这个列表我们就可以看到,如果接触器线圈标的是M5,M代表的是220伏。5代表的是50赫兹,那么它代表的是线圈电压是220伏,电压频率是50赫兹,而标注是Q5,Q代表的是380伏,5代表的是50赫兹,那么它的线圈电压是380伏,频率是50赫兹。那么如果是Q7的话,代表的是线圈电压是380伏。频率50赫兹60赫兹都可以 |
现代传感器在原理与结构上千差万别,如何根据具体的测量目的、测量对象以及测量环境合理地选用传感器,是在进行某个量的测量时要解决的问题。当传感器确定之后,与之相配套的测量方法和测量设备也就可以确定了。测量结果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传感器的选用是否合理。
1、根据测量对象与测量环境确定传感器的类型
要进行—个具体的测量工作,要考虑采用何种原理的传感器,这需要分析多方面的因素之后才能确定。因为,是测量同一物理量,也有多种原理的传感器可供选用,哪一种原理的传感器更为合适,则需要根据被测量的特点和传感器的使用条件考虑以下一些具体问题:量程的大小;被测位置对传感器体积的要求;测量方式为接触式还是非接触式;信号的引出方法,有线或是非接触测量;传感器的来源,国产还是进口,价格能否承受,还是自行研制。
在考虑上述问题之后就能确定选用何种类型的传感器,再考虑传感器的具体性能指标。
2、灵敏度的选择
通常,在传感器的线性范围内,希望传感器的灵敏度越高越好。因为只有灵敏度高时,与被测量变化对应的输出信号的值才比较大,有利于信号处理。但要注意的是,传感器的灵敏度高,与被测量无关的外界噪声也容易混入,也会被放大系统放大,影响测量精度。要求传感器本身应具有较高的信噪比,尽员减少从外界引入的厂扰信号。
传感器的灵敏度是有方向性的。当被测量是单向量,对其方向性要求较高,则应选择其它方向灵敏度小的传感器;如果被测量是多维向量,则要求传感器的交叉灵敏度越小越好。
3、频率响应特性
传感器的频率响应特性决定了被测量的频率范围,必须在允许频率范围内保持不失真的测量条件,实际上传感器的响应总有—定延迟,希望延迟时间越短越好。
传感器的频率响应高,可测的信号频率范围就宽,而由于受到结构特性的影响,机械系统的惯性较大,因有频率低的传感器可测信号的频率较低。
在动态测量中,应根据信号的特点(稳态、瞬态、随机等)响应特性,以免产生过火的误差。
4、线性范围
传感器的线形范围是指输出与输入成正比的范围。以理论上讲,在此范围内,灵敏度保持定值。传感器的线性范围越宽,则其量程越大,并且能保证一定的测量精度。在选择传感器时,当传感器的种类确定以后要看其量程是否满足要求。
但实际上,任何传感器都不能保证**的线性,其线性度也是相对的。当所要求测量精度比较低时,在一定的范围内,可将非线性误差较小的传感器近似看作线性的,这会给测量带来极大的方便。
5、稳定性
传感器使用一段时间后,其性能保持不变化的能力称为稳定性。影响传感器长期稳定性的因素除传感器本身结构外,主要是传感器的使用环境。要使传感器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传感器必须要有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
在选择传感器之前,应对其使用环境进行调查,并根据具体的使用环境选择合适的传感器,或采取适当的措施,减小环境的影响。
传感器的稳定性有定量指标,在超过使用期后,在使用前应重新进行标定,以确定传感器的性能是否发生变化。
在某些要求传感器能长期使用而又不能轻易更换或标定的场合,所选用的传感器稳定性要求更严格,要能够经受住长时间的考验。
6、精度
精度是传感器的一个重要的性能指标,它是关系到整个测量系统测量精度的一个重要环节。传感器的精度越高,其价格越昂贵,传感器的精度只要满足整个测量系统的精度要求就可以,不必选得过高。这样就可以在满足同一测量目的的诸多传感器中选择比较便宜和简单的传感器。
如果测量目的是定性分析的,选用重复精度高的传感器即可,不宜选用**量值精度高的;如果是为了定量分析,必须获得**的测量值,就需选用精度等级能满足要求的传感器。
对某些特殊使用场合,无法选到合适的传感器,则需自行设计制造传感器。自制传感器的性能应满足使用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