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ES7341-1BH01-0AE0型号规格
新 PC 技术(例如,Intel Core i 第六代处理器,带有 Turbo Boost 2.0,超线程和虚拟化技术)
存储器和图形控制器集成在处理器中,用于实现较高的存储器和图形性能
性能*(例如,Intel C236 芯片组,采用双通道技术的 DDR4 存储器)
高数据传输速率(例如,带 480 GB 串行 ATA 固态硬盘、高达 2 TB 的串行 ATA硬盘、双千兆位以太网、PCI-Express 3.0 技术)
系统可用性提高,停产时间缩短
24 小时运行(故障间隔时间长,采用变速风扇)
自诊断(前面的状态 LED 用于指示风扇状态和温度,SIMATIC IPC DiagMonitor)
因采用 RAID1(镜像磁盘系统)或 RAID5(带奇偶校验的磁盘分条)而具有较高数据安全性,还带有额外的热后备硬盘
RAID 配置的“热插拔"可拆卸硬盘托架(可在运行期间更换硬盘)
发生故障时迅速识别和更换硬盘(通过用于 RAID 配置的硬盘报警 LED 指示灯)
固态硬盘选件与 RAID1 相结合(数据位于 RAID1 网络中的硬盘上,预装和激活的操作系统位于固态硬盘上)
具有“热插拔"功能的冗余电源(运行时用于更换电源模块)
在试运行、运行和服务期间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和用户友好性
预安装、激活操作系统
IAMT(英特尔主动管理技术)功能,用于远程访问 IPC(远程维护)
由于配有恢复用 DVD,可以将硬盘快速恢复到交付时的状态
由于使用受控风扇,噪音较低
标准实现为工业工作站或服务器
内置 RAID1/RAID5(PCI 插槽未被 RAID 控制器占用)
利用伸缩式导轨或配置成塔式工业 PC,可以灵活地应用在各种不同的安装位置。
提供 Intel 混合型多显示器支持,与可选的 PCIe x16 显卡配合使用,可连接多 5 台显示器
由于采用了集成接口和 7 个扩展槽(P CI 和 PCI Express)实现了高度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具有*工业兼容性和紧凑性,适合在工业环境中 24 小时不间断使用
与众不同的产品设计,用户友好的外壳形式
在环境温度高可达 40 °C 的情况下,也能保持处理器大性能(高配置下),不会下降(减速)
电磁兼容性和防腐蚀性很高的金属外壳,适合在工业环境中以及家庭、商业环境中使用
适合安装在深度仅为 500mm 的小型控制箱内
由于使用了过压通风设计将风扇安装在前部以及防尘滤网,实现了防尘保护
具有防振动和防冲击的硬盘托架和板卡固定器
由于较高的投资安全性,成本降低
使用寿命至少为 2 年,备件的保证使用寿命为 3 年。
使用 SIMATIC 组件进行了系统测试
通过市场认证 (cULus)
支持传统接口 (PS/2、COM、LPT)
安装方式跨多代设备兼容
西门子电源模块6SL3330-7TE41-0AA3
时序图
如下图所示,主站按顺序轮询1#从站和2#从站。
图7 轮询时序图
2.2.3 流程图
? 初始化流程
初始化主要针对主站而言。在初始化阶段主要完成CP模块的参数化、初始化轮询计数器,复位接收缓冲区以及根据轮询计数器生成发送数据帧等方面的工作。
? 主站轮询流程
如下图所示,在系统初始化完成后,手动启动次轮询作业,本实例先轮询1#从站。给1#从站发送查询请求后,等待1#从站的响应,如果在的延时时间内接收到1#从站返回的数据,则给2#从站发送查询请求,并等待2#从站的响应,同样如果在的延时时间内接收到2#从站返回的数据,则一次完整的轮询结束,自动启动新一轮的轮询。
如果在的延时时间内不能接收到从站的返回数据或接收错误,则跳过本站,开始轮询下一个站点。
图8 主站轮询流程图
? 从站响应流程
从站根据主站的请求做出响应,主要是在接收到网络上的数据后,判断是否是给自己的数据。如果是,则将数据接收到的数据区,启动发送功能,发送相应的返回数据给主站;如果不是,则直接删除收到的数据,并不做任何响应。
图9 从站响应流程图
3 程序实现
我们就可以根据上述轮询思想,通过编写STEP7程序具体实现主站轮询从站的功能。由于主站、从站任务的不同,在程序上的实现上也有所不同,下面针对主站和从站的程序实现做个简要描述。具体的例程可以参考本文附带的样例程序。
3.1 主站程序
3.1.1 初始化
为了实现对多个从站的轮询,程序构造了一个轮询计数器,通过修改轮询计数器的值,来修改主站发送数据帧中的站地址标识字符。
本例中定义MW2作为轮询计数器,程序开始,先对轮询计数器进行操作,默认先轮询1#从站,将值1赋值给MW2。
图10 初始化轮询计数器程序段
在程序执行过程中,会修改轮询计数器的值,通过判断轮询计数器的值对发送数据块的地址标识符字作相应的修改,以完成对响应从站的轮询。本例中具体的实现如下图,其中DB13作为发送数据块,DB13.DBW0为地址标识符字。
图11 生成地址标识符程序段
3.1.2 启动发送
初始化完成后,可以启动发送功能。本例次发送采用手动方式,通过触发手动启动标志位M30.1,并调用FB8P_SND_RK发送数据到从站。完成次发送后,可以通过程序自动修改自动轮询标志位M30.0来实现自动发送数据到从站的功能,具体的FB8P_SND_RK功能块使用参考CP341手册。
启动发送功能块FB8后,通过FB8返回状态信息,判断是否发送完成,如果发送错误,则重新启动发送功能。
?发送完成:启动接收作业,准备接收从站返回数据。启动一个超时定时器T11,如果超时定时时间到,还没有接收到数据,则放弃等待,开始轮询下一个站。
图12 发送功能块程序段
3.1.3 接收从站返回数据
发送完成后,启动接收作业,准备接收从站返回数据,并将接收到的数据先放到接收缓冲区中,本例DB14数据块为接收缓冲区。
图13 接收功能块程序段
3.1.4 接收完成
接收完成后,做如下几方面处理。如果接收错误或超时,则跳过此站的轮询。
? 根据接收到数据的地址标识符判断是来自哪个从站的数据,并将数据从接收缓冲区转移到的从站数据存储区中,清空接收缓冲区;
? 复位接收标志,修改轮询计数器的值,准备轮询下一个从站;
? 复位超时定时器;
? 启动一个延时定时器,延时时间到后开始轮询下一个从站。
图14 接收完成处理程序段
图15 准备轮询下一个站程序段
3.2 从站程序
相对于主站,从站的处理程序相对简单。下面以2#从站为例做个说明,1#从站除了调用FB不同外,都与2#从站相同。
3.2.1 接收数据
从站一直启动接收功能FB2 P_RCV,接收来自网络上的数据,如果接收到数据则根据地址标识符判断是否是本站的数据:
?是本站数据,则将接收缓冲区(DB17)中的数据移到的地址区(DB18)中,并清空接收缓冲区。触发发送标志,发送返回数据给主站;
? 不是本站数据,直接清空接收缓冲区(DB17)。
图16 从站接收程序段
图17 从站接收完处理程序段
3.2.1 发送返回数据
接收完成后,调用发送功能,将DB19的数据发送给主站。
图18 从站发送响应程序段
3.3 实验结果
搭建好网络,并将程序分别下载到各自的CPU中,启动CPU的运行。通过置位手动启动轮询标志位M30.0即可启动轮询程序的运行。通过变量表可以监视到系统的运行情况,可以看到,主站会循环地将数据发送到两个从站,也循环地接收来自从站的返回数据,如下图所示。
图19 系统运行监控图
4 应用小结
通过本应用实例,可以看到基于ASCII驱动协议的多站点轮询原理比较简单。因为其较大的灵活性,可以与各种满足ASCII协议的设备进行通信。西门子串行通信模块CP340、CP341、CP440-1、CP441-1/2、CPU313C/314C-2PtP以及ET200S的1SI3964/ASCII等都集成有ASCII驱动协议功能,可以根据需求灵活地选择这些产品。
本文所述应用和提供例程只作为相关应用的参考,在实际的应用中,应该充分考虑通信伙伴的特点和实际需求,结合不同的轮询方式、错误处理机制、校验方法、数据处理方法等手段达到通信目的。
郑重声明:本文的虚拟工程与真实工程实例有重大差别,示例中并未遵循规范的工程设计流程进行编程,请读者切勿将其与工程实例相混淆;由于此例子是免费的,任何用户可以免费复制或传播此程序例子。程序的作者对此程序不承担任何功能性或兼容性的责任,使用者风险自负;西门子不提供此程序例子的错误更改或者热线支持;为了更好的使用这些模板,建议用户仔细阅读相关模板的使用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