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ES7334-0KE00-0AB0参数详细
万用表测电压方法要将量程开关对准标有V的五档范围内(测试交流电压要对准交流电压的档位,测试直流电压时要对准直流电压的档位)。测量电压时,要把电表表笔并接在被测电路上。根据被测电路的大约数值,选择一个合适的量程位置。干电池每节大值为1.5V,可放在5V量程档。这时在面板上表针满刻度读数的500应作5来读数。即缩小100倍。如果表针指在300刻度处,则读为3V。注意量程开关尖头所指数值即为表头上表针满刻度读数的对应值,读表时只要据此折算,即可读出实值。除了电阻档外,量程开关所有档均按此方法读测量结果。在实际测量中,遇到不能确定被测电压的大约数值时,可以把开关先拨到大量程档,再逐档减小量程到合适的位置。测量直流电压时应注意正、负极性,若表笔接反了,表针会反打。如果不知遭电路正负极性,可以把万田表量程放在大档,在被测电路上很快试一下,看笔针怎么偏转,就可以判断出正、负极性。
测220V交流电。把量程开关拨到交流500V档。这时满刻度为500V,读数按照刻度1:1来读。将两表笔插入供电插座内,表针所指刻度处即为测得的电压值。测量交流电压时,表笔没有正负之分。
1、直流电压的测量,如电池、随身听电源等。将黑表笔插进“com"孔,红表笔插进“V Ω"。把旋钮选到比估计值大的量程(注意:表盘上的数值均为大量程,“V-"表示直流电压档,“V~"表示交流电压档,“A"是电流档),接着把表笔接电源或电池两端;保持接触稳定。数值可以直接从显示屏上读取,若显示为“1.",则表明量程太小,那么就要加大量程后再测量。如果在数值左边出现“-",则表明表笔极性与实际电源极性此时红表笔接的是负极。
2、交流电压的测量。表笔插孔与直流电压的测量一样,应该将旋钮打到交流档“V~"处所需的量程即可。交流电压无正负之分,测量方法跟前面相同。无论测交流还是直流电压,都要注意人身安全,不要随便用手触摸表笔的金属部分
西门子CPU主机6ES7315-6TH13-0AB0
将PLC数据写入RF340T
图22的操作是将DB48 地址0开始的10个字节,写入RF340T 地址0开始的单元。M1.0触发指令的执行。
图22
5.2将RF340T数据读入PLC
图23的操作是将RF340T地址0开始的10个字节的数据,写入DB49 地址0开始的单元。M1.0触发指令的执行。
S7站同PC站的以太网连接
2、硬件需求和软件需求
硬件:
(1)PS307 5A 电源 (6ES7 307-1EA01-0AA0)
(2)CPU315-2PN/DP (6ES7 315-2EH14-0AB0)
(3)Memory 卡,插入CPU315-2PN/DP
(4)网络交换机
(5)以太网连接电缆
(6)一台装有以太网卡PC
软件:
(1)STEP 7 Professional V11 SP1 Update2
(2)SIMATIC Net 8.0
本例是将STEP 7 Professional V11 和SIMATIC Net 8.0安装在同一台Windows7的计算机上。当然STEP 7 Professional V11 和SIMATIC Net8.0也可以分别安装在不同的计算机上。
3、在STEP7 Professional V11下的组态
(1)S7-300站组态 双击桌面TIAPortal图标,工作平台在缺省的情况下进入到Portal视图,这里直接点击左下角的"项目视图"连接,切换到项目视图的界面中。在项目视图的界面下点击菜单“Project"“New",打开了创建新项目的窗口。在创建新项目的窗口中输入项目名为“OPCCommunication";项目路径、作者及项目描述都采用缺省值,如图2所示。
图2、创建新项目
在上面的窗口中点击“Create"按钮,这样就完成了项目的创建。在OPC的项目下双击“Add newdevice",在弹出的添加新设备的窗口中输入设备名为“315-2PN/DP";选择设备类型为“PLC";在PLC的硬件目录中选择“SIMATICS7-300" “CPU"
“CPU 315-2 PN/DP" “6ES7 315-2EH14-0AB0",选择后点击“OK"按钮,点击后进入到“Deviceview"中,在“Deviceview"中CPU已经插入到了机架中,到右面的硬件目录中找到对应的电源模块,将其插入到机架的槽。到此完成了S7-300站的硬件配置,如图3所示。
系统调试是系统在正式投入使用之前的必经步骤。与继电.接触器控制系统不同,plc控制系统既有硬件部分的调试,还有软件的调试。与继电一接触器控制系统相比,PLC控制系统的硬件调试要相对简单,主要是PLC程序的调试。PLC系统调试一般可按以下几个步骤进行:应用程序离线调试、控制系统硬件检查、应用程序在线调试、现场调试。调试后整理完相关资料,系统就可以正式投入使用了。
1.通电前检查
通电前一般先确认PLC在“STOP”工作方式。
1)检查各电器元件的安装位置是否正确。
2)用万用表或其他测量设备检查各控制台(柜)之间连线,现场检测开关和操作开关等输入器件,电动机和电磁阀等输出器件与控制台(柜)之间连线是否正确。
注意:重点检查交直流间、不同电压等级间及相间、正负极之间是否有误接线。
3)检查各操作开关、检测开关等电器元件是否处于原始位置。
4)检查被控设备上、被控设备附近是否有阻挡物(尤其看是否有临时线)、是否有人员施工等。
对于采用远程I/O或现场总线控制的PLC系统,可能控制台(柜)较多,硬件投资又较大,尤其更要重视系统硬件电路通电前检查这一步,一般也是按照上述步骤检查各个控制台(柜),重点检查总控制台(柜)与分台(柜)之间的动力线和通信线。尤其采用电缆的情况,不仅要看电缆内导线颜色,还需要用万用表等检测设备检查。电缆内导线颜色中间改变的情况已屡见不鲜,检查时需特别注意。
2.通电检查
(1)检查供电电源 接通总电源开关,一路一路接通主回路和控制回路电源,接通某一路后,一般先观察一段时间,如有异常,立刻断开电源检查原因,无异常再接通下一路。
对于前面所述采用远程I/O或现场总线控制的PLC系统,通电步骤应该是确认分控制台(柜)电源开关断开,总控制台(柜)通电后先用万用表等检测设备检查总控制台(柜)本身电源及外供电源是否正确,一台一台依次测量分控制台(柜)电源进线电压正常后再给分控制台(柜)供电。这样万一发生电源供电错误,使损失降到低。电源供电正常后,连通通信,设定站点地址等参数,检查I/O点。
(2)检查输入点一般少需要两人配合,一人对照现场信号布置图,按照工艺流程或输入点编号地址,依次人为动作现场操作开关和检测开关;另一人在控制台(柜)旁按现场人员的要求检查输入点的状态,现场范围较大时一般需对讲设备。按上面方法依次检查输入点。
(3)检查输出点输出点的检查也可采用强制的方法,但一般是借助一些已检查无误的操作开关再编制一小段点动方式动作的调试程序,一人对照现场信号布置图,按照工艺流程或输出点编号地址在现场观察,另一人在控制台(柜)旁按现场人员的要求给出输出点的状态,依次检查全部输出点。这一步还要按工艺及原理调整好电动机的旋转方向、电磁阀的位置及其他执行机构的相应状态。
3.单机或分区调试
为调试方便,可依分控制柜所完成的控制功能、控制规模或工艺过程等,将一个复杂系统人为划分成多个功能区,分区调试。
4.联机总调试
分区调试完毕,分析各个分区之间的关系,将各个分区联系起来即完成联机总调试。
下载程序包括:PLC程序、触摸屏程序、显示文本程序等。将写好的程序下载到相应的系统内,并检查系统的报警。调试工作不会很顺利的,总会出现一些系统报警,一般是因为内部参数没设定或是外部条件够成了系统报警的条件。这就要根据调试者的经验进行判断,对配线检查确保正确。如果还不能解决故障报警,就要对PLC等的内部程序进行详细的分析,逐步分析确保正确。
5、 参数的设定。
参数设定包括:显示文本、触措屏、变频器、二次仪表等的参数,并记录。
6、 设备功能的调试。
排除上电后的报警后就要对设备功能进行调试了。要了解设备的工艺流程。进行手动空载调试。手动工作动作无误再进行自动的空载调试。
空载调试完毕后,进行带载的调试。并记录调试电流、电压等的工作参数。
调试过程中,不仅要调试各部分的功能还要对设置的报警进行模拟,确保故障条件满足时能够实现真正的报警。
对于需要对设备进行加温恒温的试验时,要记录加温恒温曲线。确保设备功能完好。
7、 系统的联机调试。
完成单台设备的调试后再进行前机与后的联机调试。
8、 连续长时间的运行。来检测设备工作的稳定性。
9、 调试完毕。设备调试完毕,要进行报检。并对调试过程中的各种记录备档。
在使用感性负载时,要加入抑制电路来限制输出关断时电压的升高。抑制电路可以保护输出点不至于因为高感抗开关电流而过早的损坏。抑制电路还可以限制感性负载开关时产生的电子噪声。
抑制电路的有效性取决于应用,应该调整其参数以适应特殊应用。要确保所有器件参数与实际应用相符合。
(1)晶体管输出和控制直流负载的继电器输出
晶体管输出有内部保护,可以适应多种应用。由于继电器输出既可以连接直流负载,又可以连接交流负载,没有内部保护。图1给出了直流负载抑制电路的一个实例。在大多数的应用中,用附加的二极管A即可,但如果要求更快的关断速度,则可以加上齐纳二极管B确保齐纳二极管能够满足输出电路的电流要求。
(2)交流输出和控制交流负载的继电器输出
交流输出有内部保护,可以适应多种应用。由于继电器输出既可以连接直流负载,又可以连接交流负载,没有内部保护。图2给出了交流负载抑制电路的一个实例。在大多数的应用中,附加的金属氧化物可变电阻(MOV)可以限制峰值电压,从而保护S7-200内部电路。要确保MOV的工作电压比正常的线电压至少高出20%。
图1 直流负载抑制电路
图2 交流负载抑制电路